

项目概况
京沪高速公路山东段起自德州乐陵市(鲁冀界),终于临沂市郯城县(鲁苏界),是山东省高速公路中长期规划“9517”网中的“纵六”,沿线途jing德州、济南、泰安、临沂市, 1996-2014年各路段相继建成通车并全线贯通。京沪高速公路在山东省与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之间形成了一条经济、便捷、快速的公路运输大通道,对促进相互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及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段2018年正式启动改扩建。主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改扩建。项目建成通车后,有效改善沿线地市的交通运输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完善国家和山东省高速公路网络和运输体系建设,打造鲁南苏北立体交通大格局,进一步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亮点
贯彻绿色公路理念,打造绿色示范工程
改扩建工程充分贯彻“绿色公路”理念,项目中采用将拆除的上跨桥梁板再利用、废弃结构物混凝土再生集料利用、旧波形梁护栏高值化利用等技术,实现了旧路资源高效化回收再利用。隧道洞渣分级利用,减少采石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充分体现了绿色建造。
京沪高速莱芜至临沂段原线临近新泰市一级水源保护地东周水库,为更好地保护水源地,避开敏感水体,寨子村至岙山东段新建左幅分离线,既有老桥保留利用。左侧新建分离线采用隧道方案1.575km,桥隧比例达24%,减少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影响。
开展老路硬路肩利用的专项研究,采取保留老路底基层,仅对基层进行部分铣刨拼宽的设计,减少了路面结构的开挖量,有效节约了资源。
建立BIM智能管控中心,打造BIM应用示范工程
京沪高速改扩建工程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第一批绿色公路和BIM应用示范项目,建立起BIM智能管控中心,通过BIM建模对关键工程、典型施工工艺和交通导改等进行模拟,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与BIM模型结合辅助工程算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道路及桥梁设计中自主研发智能化建模软件,自动创建高精度BIM模型,大幅提高建模效率和模型精度,保证模型按照建设管理要求进行拆分并赋予编码,实现数据高效流转。2019年12月5日至6日举办了“全国公路BIM技术交流会暨京沪改扩建BI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
上跨天桥全部采用钢结构,贯彻落实国家政策
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钢结构桥梁能够实现循环利用的特点,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上跨主线天桥实现百分之百采用钢结构桥梁设计。天桥首推工字钢-混凝土板组合梁,通过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施工顺序,有效减小中墩负弯矩。通过调整桥面板的配筋,有效地控制了负弯矩区桥面板的裂缝宽度,确保了结构的耐久性。
推广科研成果转化,助力降本增效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实施后,提高了汽车荷载。新标准下原状空心板桥均不满足承载力要求,且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是新标准实施后的第一批改扩建工程,若对空心板均拆除新建,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此,设计院集团于2018年立项“既有高速公路空心板桥的极限状态承载力评价及改造方案研究”课题。根据课题研究成果,现状高速公路上的10m、13m、16m和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局部病害修复后可以继续利用。将该成果推广应用于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节约工程造价约115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所获主要奖项:
2022年获评中国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
2022年获评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泰山杯”奖
2023年获评山东省交通工程 BIM 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
2022-2023年度(第二批)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
工程案例
任何形式转载 请联系 0531-68939666 版权所有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3058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