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概况
济南港是小清河沿线规划布局的重要港口。主城港区是济南港的核心港区,位于小清河复航工程起点,主要为济南市及周边企业的生产原料进口和产成品出口服务。济南港主城港区一期工程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建设8个1000吨级通用及多用途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2000吨级海河直达船舶设计建设),泊位总长650米,设计综合通过能力650万吨/年,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40.3万TEU/年。济南港主城港区是集空、水、公、铁多式联运为一体的“四港合一”综合枢纽,各种交通运输要素互联、互补,优化配置,周边路网发达,能够引导大宗货物通过铁水联运和公水联运集散、疏运,放大济南港在省会经济圈协同发展的货物集疏运作用。
项目亮点
一座里程碑
济南港主城港区一期工程是小清河复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济南市第一座码头,对于补齐济南市内河水运短板,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将为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一座龙头港
济南港主城港区是小清河复航工程起点港,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能力强劲,开发价值突出,发展潜能巨大。小清河港、航、船、闸、货一体化发展优势得天独厚,发展海河联运条件优越。山东海洋集团为小清河沿线港口建设运营主体,将统筹开发小清河沿线港口,实现错位协同发展,将济南港打造为小清河复航龙头港。
一个新基点
济南港主城港区向东可通过小清河连通山东沿海港口,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可通过疏港铁路连接中欧班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陆海联动枢纽和直通海洋的对外开放战略基点,打通东西双向开放新通道,助力济南打造内陆海港城市,迈上“海河联运”的新征程。
一个新样板
按照“四个一流”港口建设标准和济南市政府“高标准建设济南港”的要求,设计贯彻新发展理念,运输船舶和作业机械均采用电动,建设船舶岸电并配备电动船和流动机械充电桩,仓库顶面布置光伏发电板,构建以电能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使用体系,以集装箱、封闭式仓库为主的仓储运输作业体系;通过引入5G、北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作业设备自动化、数据信息可视化、生产管理智能化,打造高效的港口生产体系;发挥临近机场、董家铁路货运站及周边路网发达的交通优势,建设集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为一体的“四港联动”综合枢纽,与海港、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信息对接和共享,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绿色多式联运内河枢纽港新样板。
一种新模式
根据小清河生态航道建设和济南市环保要求,立足济南港发展定位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结合国内港口“散改集”经验,通过详细的调研分析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济南港主城港区腹地大宗货物采用“散改集”运输模式,有效解决了腹地散货运输需求和环保难题,推进大宗散货“公转水、散改集”,充分发挥其在省会经济圈协同发展中的货物集散作用,为大宗散货绿色运输提供新模式。
一张新名片
历史上小清河通航时,济南建有黄台港,彼时可谓舟楫林立,商贾如云,沿河人民广得鱼盐之利、湖田之惠,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小清河见证了泉城济南的沧桑历史,承载着沿河人民的情感寄托,也装载着沿河经济的未来希望。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下,沉睡多年的小清河重新焕发生机。“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济南如今也要“面朝大海”,而济南港也将成为泉城济南的新名片。
所获主要奖项:
2021年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水运工程优秀咨询成果三等奖
工程案例
任何形式转载 请联系 0531-68939666 版权所有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3058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