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济南市东南二环延长线工程(京沪高速和济南绕城高速济南连接线工程)是济南市“三横六纵”快速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全长20.57km,全线设置浆水泉、龙鼎、港沟、老虎山、小岭、大岭共9740米/6座隧道,占路线全长的47%,是世界最大规模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群,其中浆水泉隧道全长3101m,为世界首座双向八车道特长隧道,隧道穿越济南南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沿 线存在破碎带、断层、溶洞等不良地质,隧道建设环境问题脆弱,城市环保、绿色施工要求较高。
项目亮点
1.破解难题,行业立规,填补设计规范空白
针对建设过程中八车道隧道无设计施工规范可依的情况,设计院集团开展双洞八车道隧道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创新提出基于减少围岩损伤的隧道支护体系,提出超大扁平隧道钢架岩墙组合支撑分部开挖施工理念,最大限度压缩隧道净距,充分利用围岩承载能力,降低支护自重,节约用地,实现了工程建设的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成果填补了设计规范的空白。
2.厌难折冲,巧妙布局,建立资源集约之路
设计中深度挖掘城市立体空间,提出了城区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群建设关键技术,减少周边建筑物拆迁,通过压缩老虎山隧道洞口净距,并采用单压式明洞方案,既消除了原路高边坡失稳的隐患,又消除了既有二环东路小半径弯道对本项目造成的运营风险。
3.筑隧为幕,回灌保泉,开创生态环保之路
龙鼎隧道穿越济南市泉水补给区,由于受到地形制约,设计采用明洞回填绿化方案,恢复山体至原貌,形成防止泉水流失的人工『帷幕』;高山侧设置集水井,收集雨水及地表汇水,回灌泉水补给通道。
浆水泉特长隧道自西向东由龙洞风景名胜保护区穿越,洞身段存在出露情况,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避免运营期噪声和尾气对景区动、植物的影响,消除司机因频繁进出隧道的视觉不适感,出露位置采用上部结构灰蓝色安全玻璃棚盖的棚洞桥跨越。
4.山水圣人,一隧一景,建设人文景观之路
老虎山隧道——青山叠翠
小岭隧道——柳岸湖畔
大岭隧道——湖畔荷影
浆水泉隧道——百泉争涌
龙鼎隧道——泉城流韵
港沟隧道——济南文脉
隧道洞门景观彰显『山、泉、荷、湖、城、文』六大特性,洞顶绿化营造『春花浪漫富贵海棠』、『江山如画枫林尽染』、『夏花灿烂绿树如荫』等独特场景,采用真石漆与浮雕相结合洞门装饰新工艺,形成『一隧一景』,打造了极具济南文化特色的隧道群景观。
设计上提取了济南市的城市肌理和地域文脉,通过妆点富有泉城特色的智慧景观灯饰,结合地面道路的植被绿化,打造了白天绿树花丛、夜间绚丽多彩的景观效果。
5.隧贯东西,互通南北,建造畅达便民之路
项目建成实现了城区快速路与绕城高速的快速连接,对于构建城市快速路网络、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设计人员:
李振江、万利、张长安、刘传利、吴涛、徐常泽、张军方、王丹、包西勇、吴爱华、胡杨、王琳、张金香、杨仲尼、张涵、董晓、胡瑶瑶、沈佳佳、邵行
所获主要奖项:
2018年获中国公路交通优秀设计一等奖
2019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复杂条件隧(巷)道约束混凝土支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超大跨度水平层状围岩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2020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城区超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群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2020年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复杂地质条件隧道约束混凝土支护关键技术及应)
2020年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溶蚀地层超大断面隧道安全高效施工关键技术)
2021年获公路交通优质工程李春奖
2021年获山东省建筑质量“泰山杯”奖
2022年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22年获隧道与地下空间工程创新特等奖
2023年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所获主要技术成果:
依托本项目设计院集团先后获取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余项,软件著作权2项,施工工法5项,发表专著2篇、标准规范2篇,论文10余篇。
工程案例
任何形式转载 请联系 0531-68939666 版权所有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3058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