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公路学会正式公布“第三届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获奖名单,设计院集团设计的五个项目获奖。其中,一项成果获精品工程(特等奖)、三项成果获品质工程(一等奖)、一项成果获优质工程(二等奖),彰显出设计院集团公路养护工程勘察设计和科研创新实力。
一、项目名称:胜利黄河大桥维修改造工程
胜利黄河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钢斜拉桥,大桥全长2817.46m,主跨288m,建成于1987年。维修改造之前,主桥评为四类桥,引桥评为五类桥,处于限载通行状态。针对大桥斜拉索超年限使用、索力偏离、钢箱梁严重锈蚀、疲劳裂缝广泛、支座失效、桩基承载力不足、机电照明系统损坏缺失等方面不同层次的病害,山东省交通设计集团项目组,经多方案比选和技术论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充分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试验,不断优化完善设计,使大桥技术状况提升至二类,并满足现行公路-I级荷载标准,重新担当黄河尾闾交通咽喉。
二、项目名称:“双碳”目标下公路绿色养护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S102济青线S217至胶州海尔大道段大中修工程,全长13.071km,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路段年平均日交通量为39728pcu/d,重型货车占比高,为典型的重载交通路段;项目纵断面线形起伏大,纵坡大于3%的路段占比44.8%,最大纵坡5.9%。维修前全线路面存在严重的车辙和磨耗,同时伴随大量裂缝、坑槽等病害,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基于“双碳”目标下低碳耐久、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的绿色养护理念,本项目积极开展玄武岩纤维高韧性沥青路面技术、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应用技术、既有护栏设施高值化再利用技术和路面自融冰雪技术等多维度公路绿色养护成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公路绿色养护成套解决方案。
三、项目名称:G20西流高架桥维修加固工程
G20西流高架桥全长6850米,为青岛市首个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实施的桥梁维修加固项目,在维修加固过程中除了应用梁板预应力碳板+体外束加固、牛腿增设支撑等一系列行业内先进技术之外,还采用了由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伴随监测技术,实现了加固前桥梁状态评估、加固过程动态监控、加固后效果核验的全过程控制,确保了桥梁加固效果。该工程还入选了交通运输部干线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程综合类典型案例,促进提升全国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工作水平。
四、项目名称:全沥青耐久路面示范路-S215黄大路大夼至宝山段大中修工程
S215黄大路大夼至宝山段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全长15.222km,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是青岛市前湾港港口连接G22青兰高速、G15沈海高速的重要疏港公路。为打造“畅安舒美+长寿命路面”,S215黄大路于2023年实施了路面大中修工程,采用30/38cm大厚度全沥青耐久路面,成为全国首次使用该技术的普通国省道养护项目,为国省干线公路路面长寿命化改造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五、项目名称:山东高速G1511日兰高速济宁段维修工程
G1511日兰高速公路济宁段具有里程长(全长118.03km)、路龄老(截止2022年,已运营20年)、交通荷载重(2022年,交通量当量数为43000辆)等特点,为恢复路面技术状况,对该段进行养护维修,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思路,如针对重点路段开展三维探地雷达、FWD落锤式弯沉仪和材料试验评估路面结构和材料性能,并采用超薄罩面、高聚物注浆、长效雨夜标线、单层改进粗型微表处等新技术,提升养护方案的针对性和维修效果,为高速公路养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三届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获奖项目,是由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根据交通运输部《“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面向全国公路行业广泛征集的基础上评选产生的。这些创新工程养护理念新、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好,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是全国公路养护取得的重要成果。本次获奖是对设计院集团养护设计水平的充分肯定,有助于进一步扩大设计院集团在全国公路养护设计市场的影响力,持续擦亮“山高养护、精准长效”品牌,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出行服务,为公路养护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工程案例
任何形式转载 请联系 0531-68939666 版权所有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3058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