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概况
京杭运河东平湖区段航道工程是京杭运河山东段主航道,位于泰安市东平湖湖区内,起点为八里湾船闸,向北连接泰安港东平港区老湖、银山两个作业区,全长15.531公里,设计标准为内河Ⅲ级航道。工程于2017年12月开工,2019年12月通过交工验收。
京杭运河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定的“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中的“一纵”,是我国南北水路大动脉。本项目的实施将京杭运河主航道北延至黄河,为泰安港开发建设扫除了障碍,优化了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结构,为京杭运河穿黄北延奠定了基础,开启了泰安市水运发展新篇章。
项目亮点
1、黄河南段全线通航,千吨货船直达长江
本项目的实施,使京杭运河主航道向北延伸至黄河南岸,千吨级货船可沿京杭运河由东平湖直达长江,极大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为京杭运河穿黄进而实现全线通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2、确定湖区冰荷载,弥补规范空白
本工程固定标设计包括示位标和提示标牌,主要起到引导和提示作用,固定标同时兼做航道数字化设备基础,采用桩基基础。东平湖湖区水面较宽(常年水面面积124.3平方公里),水深较深(冬季水深约5m),冬季易结冰,并形成巨大冰排,冰荷载大。本项目合理计算固定标的湖泊桩基冰荷载标准值,为如何设计北方地区内陆湖泊固定标积累了成功经验,弥补了相关规范设计中的空白。
3、注重生态环保,有效保障湖区水质安全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为地表水三类,保障湖区水质安全就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安全。本项目实施中,约有380万方湖底淤泥需通过抓斗式挖泥船搭配自航式泥驳的疏浚工艺运送至弃土区中。设计中,通过设置拦污屏等措施,成功减少疏浚区域悬浮物的溢出、扩散,从而保障了东平湖水体生态安全。
4、首条开展信息化设计,实现智慧航道
本项目为全省首条开展信息化设计的航道,创新性利用航标基础和先进的5G通信技术,解决湖区信息化设备安装和通信的难题。充分依托先进的移动互联网、电子航道图、VTS雷达船舶交通服务、AIS岸基系统、VHF甚高频系统,航标遥测遥感以及流量监测等技术,建设“一图五库六平台”。构建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深度融合,机制完善的东平湖航道管理与服务体系,为船舶安全行驶、水上交通调度指挥、运行状况监测、航道养护等提供有力支撑。
所获主要奖项:
中国水运工程优秀设计成果三等奖
工程案例
任何形式转载 请联系 0531-68939666 版权所有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鲁ICP备1103058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